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8期
编号:13118720
优质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体会(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8期
     【摘要】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对于神经衰弱(neurosism,NRS)患者的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并总结针对NRS患者的优质护理经验。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接收的142例NRS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焦虑量表(SAS)对患者进行焦虑感的评分,并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最后将组间患者的SAS评分平均值、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71,P=0.039)。结论:深入剖析NRS患者的心理、生理和情绪特点,维持良好的病房环境、加强基础护理、积极鼓励患者并与其主动的沟通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调节患者的精神状态。同时,社会的认同和家庭的支持也是NRS患者优质护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NRS; 优质护理;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74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8-0086-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8.042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意识观念的更新,以人为本的优质的护理服务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与常规护理比较,优质护理具有服务性、舒适性、计划性、创造性、社会性等特征,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神经障碍从而促进NRS患者的康复[1-3]。笔者所在医院在深入分析了NRS患者的心理、情绪特点的基础上,将具有特色的优质护理应用于NRS的康复护理中,为了总结NRS患者的优质护理经验,本文详细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

    2014年6月接收的142例NRS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照组71例患者中,男31例,女40例,年龄15~60岁,平均(38.9±15.0)岁,未婚、离异、丧偶、已婚分别为10、5、2、54例。观察组71例患者中,男33例,女38例,年龄16~59岁,平均(38.6±14.6)岁,未婚、离异、丧偶、已婚分别为11、6、1、53例。两组患者的婚姻状况、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男女比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研究中所选择的病例应严格符合以下的标准:(1)所有患者为经详细检查后依据CCMD-3精神障碍标准确诊的NRS患者;(2)患者的病程应该在1个月以上,并且在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且需住院时间大于3周;(3)经体检后没有发现严重生理疾病;(4)以患者自愿为原则进行调查、SAS评分[4]。

    1.3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房常规的基础护理、心理干预等。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案,(1)病房环境维护:具体措施为维持22 ℃~25 ℃的温度以及15%~30%的湿度;在不同病床间置挡栏以尊重患者;收集病房中患者的信息,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特点进行病房调配,防止患者间的互相干扰和影响;定期清洁环境,护理等操作要保持较小幅度,不要影响患者休息;护士应注意其仪表、气质,服务到位、态度亲切,主动沟通,赢得信任,构建和谐病房环境[5]。(2)加强基础护理:根据患者主诉进行对症护理,如对主诉为消化道、呼吸系统、心律异常的患者应该仔细检查评估,判定其症状原因为器质性还是心理作用,并对症处理;如主诉为失眠、乏力的,则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主诉为紧张、压力过大的,则应对采用音乐疗法、瑜伽训练、转移法等缓解压力;主诉为无法自理的则应给予其特殊照顾和护理[6]。(3)鼓励疗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沟通的技巧,多说一些如“您今天的气色很棒”、“您今天精神很足”等肯定的暗示性语言。同时针对患者的焦虑因素进行知识培训、病例教育,都是有效的鼓励方式[7]。(4)支持疗法:NRS患者的成功康复离不开社会、家庭的支持,因此组织家属、患者同事进行统一培训,使其了解NRS患者的病情特征,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共同帮助患者康复、认可患者也是关键的措施[8]。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效果评价的标准有干预前后患者的SAS评分以及满意度的调查统计。干预后SAS的评分越低,则康复效果越好;患者的满意度越高,则证明护理效果越突出。患者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71,P=0.039),见表2。

    3 讨论

    NRS是指人体各器官无实质性病变的一种以失眠性头痛、情绪不稳、抑郁、焦虑、疲劳等神经系统障碍的一系列症状。NRS患者常常由于压力过大、精神兴奋、情绪波动等因素引发生理上的头痛、腹痛等症状,更有报道称,90%以上的NRS患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如何深入剖析NRS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不良情绪对于患者的影响,缓解患者生理上的疲劳感和心理上的焦虑感是护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9-10]。, 百拇医药(贺小平)
1 2下一页